2019-12-12 15:53 来源: 疯狂作文 点击:
小一 疯狂作文
最近,有期《奇葩说》被热议。
辩题是:
「博物馆着火,你要救一幅名画,还是救一只小猫」。
节目中,黄执中把辩题上升到了「远方哭声」的高度。
他说,人的认知是有范围界限的,拯救名画,则是给自己的同理心扩大了边界,使自己听得到更遥远的哭声。
前段时间,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的消息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,近些年,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最积极展开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国家之一。
让流失文物回家,因为我们始终听得到“遥远的哭声”,那些回归兽首上的划痕与破损,总是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风雨飘摇,曾经的屈辱历史。
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说:当我们的文物得不到呵护的时候,它是没有尊严的,它是蓬头垢面的。听得见“遥远的哭声”,还要努力让“哭声”更少。让凝结人类智慧,维系民族精神,见证历史变迁的文物得到保护。
文物保护 任重道远
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,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,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文化。今年,全世界的文化遗产似乎都不好过,先是4月巴黎圣母院大火,尖塔塔尖拦腰折断;10月,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也惨遭火灾,部分建筑体难以修复;10月31日,日本冲绳古琉球国首里城的大火再次引发了全球的关注。而在国内,古建筑被拆、文物遭损毁等新闻也是屡见不鲜
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,我国留存的文化遗迹、文物珍宝蕴藏丰富,品类众多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,仅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就达76万余处,不仅数量巨大,还急需专业的修缮养护,费用不菲。
国宝遭损,文物保护怎能“野生”
10月上旬,一段关于江苏丹阳三城巷的南朝石刻遭盗拓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。视频中,一群年轻人在没有允许和批文的情况下私自拓印碑文,在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到现场后被劝离。
南朝陵墓石刻虽历经多年风吹雨打存留至今,但并非“不朽”,经不起这样的“摧残”。况且文物拓印需要专业人士操作,并采用专业技术,否则会对文物造成污染、损坏。在盗拓的过程中,墨汁很可能会对石刻内部造成损伤,导致石刻图案无法辨识。
被盗拓的石刻属于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但即使在最高级别的保护下,这些位置相对偏僻的文物依然缺乏妥善看管,很多时候都是事发之后才会有优化的“保护方案”。这样的现状,导致在民间出现了很多“野生”文物爱好者想保护文物,却方式不当的情况。这次盗拓事件,再次印证了相关文物保护措施的缺失。
【思与用】
保护文物,传承传统文化。南朝石刻存留至今,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历史文物见证山河、历经岁月,是我国璀璨的历史文明的精华,保护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脉络。 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任重道远。一些文物爱好者尚且不懂得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,自以为是在保护文物,却干着损坏文物的事情,更何况普通人。面对文物保护的窘境,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迫在眉睫。
文物保护,创新更需用心
10月29日,在山西省2019年文物建筑认养北部片区推介会上,多家企业、集体与文物建筑所有人签订了协议,此举引发人们广泛关注。
近年来,尽管全国文物事业经费增长速度良好,但相对亟须保护的众多文物,经费仍明显不足。为此,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文物保护领域,一些地方政府开创“文物认养”的方式。这种行为不仅能够吸引和集中社会力量齐心协力保护和利用文物,也能够解决公众参与性不强、获得感不足的问题。
当然,认养文物依然是个新生事物,还需要更多的呵护与完善。比如此次山西用来宣传认养成功的案例里,有的文物前后完全没有相似性,网友质疑“认养”反而成了“破坏”。
《光明日报》等媒体表示,要防止一些人以认养保护之名,行破坏性开发之实;认养后,认养人也要在技术、人员乃至资金方面进行支持;不能让文物姓“私”,变成私人物品。
一得
文物认养不是弃养,更不是买卖,要把保护放在首位。
与科技结合,文物才能“活”起来
莫高窟15余公里外,有一个形似沙丘、又如流水的土黄色流线型建筑。游客可以在这里用数字化手段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,然后再去窟区领略历史的风姿。在这里,30个经典洞窟、4.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,其网站还有全景漫游体验服务,游客在电脑前,就可以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看到整个石窟的全景,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。
这个充满想象力的工程,是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、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7年间做成的一件大事。因为游客数量的剧增、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洞窟本体的老化,莫高窟正以缓慢但是不可逆的态势消逝。如何延缓这一过程是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,而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让樊锦诗眼前一亮。她决定以高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,让洞窟艺术“容颜永驻”。
【运用示范】
文物承载灿烂文明、传承历史文化、维系民族精神,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,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给予支持和保护。这几年,围绕敦煌的文化话题之所以火热,不仅与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中蕴含的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价值理念、道德规范等有关系,还与莫高窟与时俱进的传承与保护方式有关系。人们从中不仅知道敦煌文化,而且了解以“敦煌的女儿”樊锦诗为代表的研究,通过借助数字手段,人们感受到其中的文化魅力。所以,只有通过深入研究,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现代意义,才能真正既“活”又“火”。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传承,意味着任何一个人、城市都不能因为现实的利益而随意处置文化遗产,它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。保护文物,不仅是保留那些遗存的古迹、古物,更要让它们重回我们的生活中,发挥文物的社会功能,增强每个人对文物的兴趣和人文关怀。
——部分内容节选自《素材控》12月号
上一篇: 2020高考热点!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的机制(下)
下一篇: 快看!取消考试大纲,对哪些学生影响最大?今后该如何备考?(文末500本图书免费领!)